在變幻莫測的金融市場中,券商研究所作為智慧與洞察的匯聚地,一直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在市場環境與政策導向的雙重作用下,分析師的流動、券商的人才戰略布局成為貫穿2024年的關鍵詞。2024年以來,不管是分析師尋求新機會,還是券商研究所所長、首席層面的變動都更加頻繁。
博通咨詢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王蓬博指出,“券商研究所人員流動頻繁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行業競爭更加激烈,二是券商分倉傭金的‘蛋糕’已經變小?!?
1
2024年券商分析師“大洗牌”,
紅塔證券流出31位居榜首
2024年,券商研究所“人流涌動”,上半年多位券商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分析師“跳槽”,涉及策略、科技、固收、汽車等多個熱門領域。
中證協數據顯示,僅在2024年2月份就發生了50起分析師信息變更。
其中,原海通證券固收首席姜珮珊、原海通證券科技行業首席分析師鄭宏達均已加盟西部證券;原天風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劉晨明履新廣發證券,擔任研究發展中心首席策略分析師;原國盛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的張峻曉辭職并入職鵬華基金,并擔任總量周期組組長;原中信證券宏觀經濟首席分析師程強加盟德邦證券,擔任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所所長。
2024年3月,原廣發證券固收首席劉郁出任華西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原興業證券研究所汽車首席戴暢已履新國海證券,任研究所副所長兼汽車首席;原中泰證券家電、美妝團隊首席分析師鄧欣于近期入職華安證券,任研究所副所長、消費組組長。
2024年11月,海通證券研究所原銀行首席林加力官宣加入國海證券,并任研究所副所長、首席資產配置官、金融首席分析師;同月,原海通證券知名非銀分析師孫婷加盟東吳證券,擬任研究所聯席所長、首席戰略官。
2024年12月,原興業證券非銀首席分析師孫寅加入西部證券研究所,履新研發中心業務副所長、非銀首席分析師。
據“財聯社”梳理,2024年下半年以來,發生賣方分析師變動的至少有35家券商的研究所。中證協官網數據則顯示,2024年年初至今,近20家券商研究所分析師人數出現下滑,紅塔證券分析師僅剩11位,凈流出數量為31,位居榜首。
圖源:中國證券業協會官網
針對賣方研究團隊的高流動性,中國投資協會上市公司投資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支培元認為是一種“常態”,他表示:“金融行業本身就具有較高的人才流動性,研究業務作為核心領域,競爭激烈,人才爭奪頻繁。而且市場環境、業務模式不斷變化,人才為適應發展需求,會主動尋求更好的平臺?!?nbsp;
而高流動性對于券商研究所及分析師個人而言,都是一把利弊共存的雙刃劍。
2
除了分析師層面,券商研究所所長級別的變動同樣頻繁,且更引人關注。
2024年2月,李峻松不再擔任首創證券研究所所長;2024年3月,黃燕銘不再擔任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所長,改任國泰君安金融學院院長、財富委委員、首席策略官;原財通證券研究所副所長夏昌盛履新國金證券研究所,擔任常務副所長,負責產業政策和金融行業;原華福證券研究所所長周勵謙卸任,擔任興銀成長資本管理有限公司黨委委員。
同月,德邦證券研究所所長任志強加盟華福證券,任總裁助理和研究所所長,原德邦證券程強接替其所長一職;德邦證券副所長吳開達辭去相關職位,履新天風證券研究所,擔任策略首席、政策研究院院長。
2024年4月,原上海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醫藥首席鄧周宇正式入職山西證券研究所,擔任副所長、醫藥大健康組組長;2024年9月,華泰證券研究所所長陳莉轉任南方基金黨委書記;2024年11月,方正證券研究所副所長蘆哲也加盟東吳證券,擔任研究所聯席所長、首席經濟學家。
進入乙巳蛇年,券商研究所人事變動的消息依然未停歇。
有人重回“老東家”,1月7日,“界面新聞”報道,方正證券研究所聯席所長、電子首席分析師、智能汽車大組組長鄭震湘,已重回國盛證券擔任聯席所長一職;1月20日,“財聯社”報道,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燕翔將重回方正證券,目前已申請離職,其于方正證券的最終職務暫未正式確定,或擬任首席經濟學家。
有人“研而優則仕”,1月17日,“界面新聞”報道,原民生證券商社行業首席分析師劉文正已正式加盟華西證券,任研究所執行副所長、大消費組長;1月25日,《中國基金報》報道,華金證券研究所所長孫遠峰擬加盟太平洋證券,或任研究院院長;1月26日,《經濟參考報》旗下“經參證券”報道,財通證券研究所商社首席劉洋加盟華福證券研究所,并擔任研究所副所長、社會服務和商貿零售首席等職務。
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促進工程執行主任袁帥分析稱,“公募基金市場交易量下滑、費率改革推進導致傳統銷售模式變化,賣方研究業務模式和收入盈利模式受到挑戰,這可能是引發人員流動的重要背景。”
3
傭金收入已“縮水”近三成,
券商研究所如何破局?
2024年4月,公募降傭政策出臺,規定自2024年7月1日起,公募基金的股票交易傭金費率以市場平均股票交易傭金率為基準進行調整。
新規激起層層漣漪,仍以分倉傭金為主要收入的券商研究所面臨新的挑戰。
一方面,公募費率改革使得研究業務收入減少,券商分倉傭金這塊“蛋糕”隨之變小,部分券商不得不調整人員配置以控制成本;還有的券商則抓住機會吸納優質人才,期望實現“彎道超車”。
圖源:Wind數據
另一方面,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當下,產出高質量的研究報告作為券商研究所的核心任務,顯得愈發重要。這就要求賣方研究不斷提高研究質量和效率,以更專業的研究能力和更優質的服務,來應對挑戰。
你是否看好券商研究所2025年的發展?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推薦
近日,松下公司透露,松下控股將解散旗下家電子公司松下電器,意圖集中資源與力量,發展更具增長潛力的高利潤領域。
近日,人民銀行公布的罰單顯示,恒豐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光大銀行等多家銀行因存在多項違規行為,被開出巨額罰單,總罰沒金額接近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