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接近尾聲,消費金融行業也發生了幾件大事:
2024上半年,各家助貸平臺紛紛收縮,消費金融公司、民營銀行等資方紛紛應聲縮量、降價,半年報業績一片飄紅預警,互金集體打響余額保衛戰;
2024年下半年,消費金融市場集體回暖,放貸規模開始回升。
頭部有新的“流量巨獸”被傳余額突破5000億大關,腰部機構也有多家助貸平臺沖上千億放貸規模,實現極速增長;
在各個互聯網貸款平臺上,“會員體系”和“雙融擔”模式的成熟成為起死回生的重要轉機,養活了新的助貸模式成功運轉;
在以個人信貸業務為核心的持牌金融機構里,借牌照優勢開展的“表外業務”成為新的利潤增長機密,既暫時覆蓋了自營業務的顯著短板,利用表外業務的中間收入,另辟蹊徑突破了原有“資金批發”的助貸模式下的狹窄的息差局限。
實際上,某頭部消費金融公司通過分流機制,在表外與一些其他資金方機構開展對客36%的貸款業務,甚至海外業務,其表外業務已經遠超表內業務的余額規模。
新客流量枯竭、監管政策持續收緊,四面楚歌之下,新的業態和利潤路徑正在被催生。
12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消費金融公司監管評級辦法》,新增了合作機構管理、消費者權益保護兩個評級要素。
臨近年底,首批試點機構之一、唯一一家單一外資股東的捷信消金重組方案落定,京東系通過兩家子公司,共持有65%的股權成為控股股東,最終拿下老牌“消費金融一哥”捷信這一稀缺牌照。
這一年,發行金融債成為消金公司融資的主力,年內發行超500億。
個貸不良資產市場火熱,消金公司輕裝上陣,全年掛牌近500億。
消金公司注資排名重塑
今年以來,消費金融“增資潮”熱度不減。有的是滿足新版消費金融管理辦法10億元門檻,有的通過增資進一步增強資本實力。
12月24日,中信消金和錦程消金同日宣布將增資至10億元。
4月份,寧波銀行公告,將與寧波金控共同為寧銀消金增資至45億元,寧波銀行擬出資12.26億元。
12月份,南銀法巴消金在引進新外資股東國際金融公司注冊資本增加至52.15億元后,又決議擬增資至60億元。
上述4家增資尚未完成,仍需獲得監管批復。
另外,長銀五八消金和海爾消金年內完成增資,分別由9億元增加至11.24億元、15億元增加至20.9億元。
另外,捷信重組方案為先減資后引進投資者,重組后注冊資本由70億元變更為50億元。
如果上述方案均順利完成,明年消金公司注資排名將會重塑。南銀法巴消金躋身第4位、捷信降至第6、寧銀升至第8位。
另外,仍有北銀消金、幸福消金、金美信消金、蒙商消金、唯品富邦消金、晉商消金、盛銀消金7家公司不滿足新規要求,明年增資或為首要任務。
多元化融資,金融債發行歷史新高
今年消金公司金融債發行額度達到524億元。
去年第三季度, 央行發文支持消費金融公司、汽車金融公司提高金融服務能力和消費信貸覆蓋面,擬大力支持上述行業頭部機構發行金融債券和信貸資產支持證券。
消費金融公司金融債再次開閘,11月份,興業消費金融發行15億元金融債,成為金融債重啟后首單。
進入2024年,消費金融公司金融債發行明顯提速。年內共有11家消金公司發行31期金融債,規模達524億元。
另外,ABS仍然是消金公司常用的融資手段,年內7家公司發行14期,規模合計217.26億元。
不良資產掛牌近500億
近幾年,我國個貸不良貸款市場發展迅猛,被視為“新藍海”,預估規模可達萬億。
今年消金公司掛牌數量猛增,根據銀登中心發布數據,年內共有17家消金公司掛牌172個不良資產包,合計規模近500億元。
其中,中銀消金83期、招聯消金31期、北銀消金16期、捷信消金7期、南銀法巴消費金和中郵消金各6期、興業消金5期、螞蟻消金和蒙商消金各4期、寧銀消金和錦程消金各2期;
長銀五八消金、海爾消金、平安消金、中信消金、馬上消金、幸福消金各1期。
從銀登中心公告統計,年內消金公司不良資產成交35單,規模超過73億元,地方資管公司是主力受讓方。
高管更迭,一把手交替頻現
今年以來,消金公司高管更迭潮也在持續。有11家消金公司“一把手”變更。
其中,中銀消金和興業消金董事長、總經理雙雙換新。
持牌消費金融公司高管變動一般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正常輪替,二是易主后換班子,三是補缺。
新高管的加入能帶來新的治理思路、戰略變化,有利于消費金融公司保持行業競爭力。
強監管持續,罰單頻現
今年,共有7家消金公司吃到8張罰單,合計罰款843萬。
從違規事實來看,資金流向、合作機構管理以及催收領域是問題突出領域。
展望202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列為2025年九項重點任務之首,政策利好,消金公司實戰空間巨大。
巨頭京東入場、行業腰部機構勢頭強勢,或能重塑以往格局。
存量競爭下,提高服務質量,獲得、留住優質客群,提高消保能力將是工作重點。
誰是黑馬?誰將逆襲?讓我們一起期待2025年消金行業帶來的新故事。
相關推薦
近日,松下公司透露,松下控股將解散旗下家電子公司松下電器,意圖集中資源與力量,發展更具增長潛力的高利潤領域。
近日,人民銀行公布的罰單顯示,恒豐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光大銀行等多家銀行因存在多項違規行為,被開出巨額罰單,總罰沒金額接近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