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7703.cn/assets/pc/images/zixun-left.png)
![](http://www.h7703.cn/assets/pc/images/zixun-right.png)
作者 | 銀妹妹
來源 | 阿爾法工場金融家
01
產業鏈銀行
一則“紙茅”疑似“爆雷”的公告,令持續給晨鳴紙業關聯的南粵銀行前途未卜。
11月19日,晨鳴紙業(000488.SZ)發布關于公司部分債務逾期暨部分銀行賬戶被凍結的公告,公司及子公司累計逾期的債務本息金額合計18.2億元。
畢竟,去年南粵銀行才收回金立集團手中的那部分股權。后者在2017年破產重組時,曾經“連累”南粵銀行也被列入被執行人。
截至2024年6月末,南粵銀行給晨鳴紙業提供的借款達到了21.86億元。
對比來看,作為第二大股東,當年晨鳴紙業控股子公司湛江晨鳴給南粵銀行的實繳出資額也不過才13.09億元。
債務危機的關頭,晨鳴紙業曾經給予南粵銀行的種種支持,正需要后者連本帶利的回報。
共生一榮則俱榮,但也免不了泥沙俱下。
而企業大股東與相對勢能更弱的地方小銀行,共生關系就更為緊密。
類似于海爾集團(600690.SH)與青島銀行(002948.SZ)、貴州茅臺(600519.SH)與貴州銀行(6199.HK)、瀘州老窖(000568.SZ)與瀘州銀行(1983.HK)等。
這些銀行都有一個確切也更上口的名字——產業鏈銀行。
產業鏈銀行,即順著核心企業股東所在產業鏈進行布局,為產業鏈和場景化客戶推出有特色、有競爭力的金融服務產品,以壯大自身、回饋社會。
貴州銀行,就是利用省內白酒、茶葉、煤炭、旅游等產業資源,助力“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旅游產業化”等“四化”的高速發展。
瀘州銀行則試圖深度參與酒城瀘州產業鏈的發展,推出了多款針對白酒產業鏈的信貸產品,例如“酒好貸”。這是一款專為民營小微白酒經銷商設計的循環信用貸款產品,用于向瀘州老窖購買合同項下的酒類貨物。
但是,這些銀行所在地區的支柱產業發展情況,往往會制約他們未來的發展路徑。
02
股東依賴癥
瀘州銀行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2023年,瀘州市GDP為2725.9億元,同比增長4.8%。
當地主要產業是白酒和制瓶制蓋、包裝印刷、物流貿易等配套產業。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占據2022年瀘州市工業總產值近40%的比重。
![1735537852234580.png image.png](http://www.h7703.cn/ueditor/php/upload/image/20241230/1735537852234580.png)
雖然瀘州市近年加速發展核醫療、裝備制造、先進材料、晶硅光伏、動力電池等高新技術產業,但收效尚待顯現。
瀘州老窖及其上下游企業,是瀘州市相當倚重的產業鏈集群。在這種產業生態下,瀘州老窖對瀘州銀行的影響力是方方面面的。
一個謎面,藏在瀘州老窖的“存貸雙高”之中。
作為白酒行業里的優等生,瀘州老窖從不缺錢。截至今年9月底,瀘州老窖賬上還趴著303億元貨幣資金。
吊詭的是,從2019年開始,瀘州老窖就不斷發行債券、借入長期貸款。
![1735537864811469.png image.png](http://www.h7703.cn/ueditor/php/upload/image/20241230/1735537864811469.png)
到了今年第三季度末,瀘州老窖長期借款已達97.8億元,資產負債率為31.46%,明顯高于貴州茅臺、洋河股份、五糧液、口子窖等同行的水平。
![1735537876861580.png image.png](http://www.h7703.cn/ueditor/php/upload/image/20241230/1735537876861580.png)
瀘州老窖為何長期維持著這種“存貸雙高”的矛盾局面,而不用現金償還負債、降低成本?
今年5月,對于投資者關注的借款用途等問題,瀘州老窖董事長劉淼的解釋是:“公司目前處于業務擴張時期,根據實際經營情況,利用較低成本借款資金”,以及“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適度提升財務杠桿,優化資本結構,有利于提高資本回報及公司凈利潤。”
![1735537887419817.png image.png](http://www.h7703.cn/ueditor/php/upload/image/20241230/1735537887419817.png)
瀘州老窖曾在年報中披露其2022年與2023年的利息資本化率為3.59%,姑且可以算作公司的長期借款成本。
或許,瀘州老窖現金項目的“收益率”高于這一數字,才會讓公司不愿意用來償還長債。
在銀行5年期存款利率1.55%、券商收益憑證2年期利率不過2.5%的大環境下,令人不禁好奇,瀘州老窖的巨額現金,都買了什么靠譜的理財產品?
有銀行業內人士對筆者表示,如果是有銀行愿意給瀘州老窖“手工補息”,倒是能夠講得通。
畢竟,通過向客戶承諾或支付突破存款利率授權上限的補息來實現攬儲,一直是銀行開展對公業務的潛規則。
對十分看重業務規模、季末年末都要沖刺KPI的銀行來說,只要整體利潤承受的起,就有“手工補息”留住系統性重要客戶的動力。
雖然今年監管叫停了“手工補息”,但國有行、股份行之外的城商行里,總還有機會。
瀘州老窖大股東雖是瀘州銀行第一大股東,但以瀘州老窖的地位,肯定不止照拂瀘州銀行這一家銀行。
瀘州銀行有多么依賴瀘州老窖這個大股東、大客戶,也就有多大的動力與瀘州老窖攜手并進。
銀行能給股東、企業讓渡利益的前提是,自身對增長有需求,息差和利潤也有安全墊。
客觀來說,瀘州銀行近幾年營收、利潤增長較為穩健。
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瀘州銀行的營收分別同比增長19.7%、3.33%、22.25%和15.91%;利潤分別同比增長27.46%、9.98%、23.12%和19.71%。
但是瀘州銀行的資產質量卻面臨一定壓力。
2024年上半年,瀘州銀行的不良貸款總額為13.84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39億元;上半年不良貸款率進一步上升至1.39%,較2023年末上升0.04個百分點。
其中,房地產行業對瀘州銀行資產質量的不良影響最為明顯。
2024年上半年,房地產不良貸款金額從年初的4.08億元增長到5.69億元,不良貸款率從4.84%上升至6.71%,成為瀘州銀行不良貸款率最高的行業。
監管部門同樣注意到了瀘州銀行的經營風險和管理缺陷。11月,國家金監總局相瀘州銀行開出7張罰單,以敦促其整改單一集團客戶授信集中度超比例、未落實提款條件即發放貸款、貸后管理流于形式等問題。
![1735537905871625.png image.png](http://www.h7703.cn/ueditor/php/upload/image/20241230/1735537905871625.png)
03
良藥太苦口
無論是資產質量下滑、不良貸款上升,還是監管處罰中提到的問題,最后指向的都是同一個根源——瀘州銀行這樣的“產業鏈銀行”,缺乏魯棒性以反脆弱。
魯棒性是指一個系統在面對外部沖擊或不確定性時,仍然能夠保持其正常功能和穩定性的能力。
對銀行來說,魯棒性來源于資本充足率、流動性、風控能力、資產質量和業務多元化。
瀘州銀行定位于“服務瀘州市及其周邊地區的企業和個人客戶”,天然缺乏業務擴張、補充資本、多元化發展的基礎。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瀘州銀行想擴大中收,可即使有自營理財牌照,規模也不過百億,還逃不過資管領域降費的大潮;
想擴大客群,卻又受限于瀘州市乃至四川省的產業環境,貸款往往流向房地產、白酒這兩個處在逆周期的行業。
其他產業鏈銀行亦是如此。他們并非不知道擺脫大股東依賴癥的良藥是多元化。
但以監管對理財、資管、托管等業務金融牌照發放趨嚴的風向下,以及上市融資之艱難,未能及早布網點、及早拿牌照或IPO“上岸”的產業鏈銀行們,仍困守在大股東“巨人”構建的帕拉迪島城墻之中。
相關推薦
近日,松下公司透露,松下控股將解散旗下家電子公司松下電器,意圖集中資源與力量,發展更具增長潛力的高利潤領域。
近日,人民銀行公布的罰單顯示,恒豐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光大銀行等多家銀行因存在多項違規行為,被開出巨額罰單,總罰沒金額接近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