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一視財經 翊天
編輯 | 高山
前海開源基金,是中國公募行業的現象級機構。
這家公募于2013年1月23日在深3圳成立, 立足于國家金融創新合作區-深圳前海,并以合伙制等創新機制為突破口。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前海開源的管理資產規模超過1200億元人民幣,在權益、債券、黃金等大類資產領域均有產品布局。
這家公募在過去數年曾培養出明星基金經理,并借此大幅擴圍管理規模。
特別是近兩年,權益市場出現史無前例的逆風,前海開源也遇到了諸多挑戰,有著諸多治理謎題待解。
前海開源在數年前曾出現一位“頂流”級別基金經理崔宸龍,他的名氣并不亞于張坤、葛蘭、劉彥春。
崔宸龍因在2020年押中了新能源板塊行情,在基民群體中名聲大噪,其受托管理資產規模在一年時間里從區區數億元,火速攀升至百億量級。
如今,崔宸龍的“頂流”效應突然消失了。
據天天基金網,他管理規模最高的產品是“前海開源公用事業股票”,截至2024年9月末規模為116.71億元。
截至12月2日收盤,上述產品在今年年內、近兩年、近三年收益率分別為8.51%、-5.84%、-28.98%。
僅看年內業績,雖然上述產品錄得正收益,但依然在公募圈無法排到上游位置。相關統計顯示:今年前11個月偏股基金前五名收益在47%-53%區間。
真可謂今時不同往日。
如此業績下,上述公募產品規模自然不停往下掉。
數據顯示:這只產品規模最高峰出現于2021年12月末,對應規模為258億元,總份額為70.82億份。之后,無論是資產規模還是份額均是不斷下滑。
到了2024年三季度末,崔宸龍這只產品總份額只剩下45.76億份,而規模則縮減為116.71億元。
很明顯,投資人在紛紛撤出,并沒有留守其中。
另有一個關鍵事實,值得探討。
既然崔宸龍此前是明星基金經理,前海開源借其產品進行了規模擴張,但公司層面投入了多少?
據2024年三季報,前海開源并沒有持有前海開源公用事業股票基金的份額,也沒有運用固定資金投資的明細。
那么,崔宸龍本人投資了多少?
2024年半年報披露:“本基金的基金經理持有本開放式基金10萬份-50萬份”。
崔宸龍還管理著一只“迷你基金”。
截至2024年12月2月,前海開源滬港深非周期基金A份額的單位凈值0.9297,管理規模為2400萬元,C份額規模為2100萬元。
實際上,上述滬港深主題產品A份額規模上億的時點,要追溯至2020年之前,而崔宸龍是在2022年10月末開始接手的。
崔宸龍對這只產品的操盤難言樂觀,今年年內投資回報還未回正(-0.62%),近三年的凈值收益為-32.94%。
經歷了今年三季度末的大反彈后,這只產品依然未能回到1元面值的水平,后續則有著進一步提升空間。
畢竟,回到1元面值才有助于提升基民信心。
有一個細節顯得有些讓外界“不解”。
據這只滬港深主題產品2024年半年報,崔宸龍本人持有A類份額超過100萬份。
為何這位基金對旗艦產品投入的真金白銀,少于對“迷你基金”的投入?
前海開源明星基金經理業績不佳之外,近期高層治理也讓人有所“迷惑”。
實際上,前海開源對自身的高管團隊可謂相當之自信。
這家機構官網記載著如下說法:先進的合伙人理念和治理架構,吸引了業內一批“老司機”。核心團隊從業年限均在11年以上。
一個相對嚴肅的機構介紹內容中,甚少會使用所謂的社交媒體詞匯去形容團隊經驗,前海開源格外強調“老司機”的團隊搭建情況。
然而,就在近期這家公募的董事長,出現了重大異動。
今年11月22日,前海開源對外披露:李強因個人原因辭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秦亞峰代任董事長職務。
這個突然的消息,讓諸多行業人士非常不解。
履歷顯示:李強此前曾任證監會深圳監管局基金監管處處長、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副局長、恒生前海基金董事長、世紀證券董事長。他于2022年4月加盟前海開源,至今擔任董事長一職的時間不及三年。
按理來說,一家有普惠性質且涉及公眾利益的基金公司,不會在中短期出現人事更迭,否則容易造成公司戰略的停擺。
上述辭任董事長的下一站是哪里并不知曉,會否沖擊到前海開源的運營,依然是未知之數。
最新的繼任者(代任董事長)由秦亞峰接替,他同時也擔任總經理,早年曾在中國銀行、銀河證券、華安財產保險、華安匯富資本等機構任職。
治理難題?
一個關鍵問題就來了:前海開源的高層治理結構是怎樣的?
官方資料顯示:這家公募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總經理辦公會負責制,由公司核心成員組成的合伙企業占股25%,為并列第一大股東,實現了核心員工與公司利益的一致性。
既然有著明確的股權激勵機制,為何前任董事長在位子上僅僅待了兩年多?
此次異動讓人想起來了另一段往事。
追溯至2021年——李強接任董事長的前一年——前海開源高管職位總計發生九次變動。到了2022年6月,王宏遠正式辭去公司董事、公司榮譽董事長等職務,同一時間王兆華宣布離任董事長一職。
細心的投資者想必能看出來:兩年前這家公募一度出現了“雙董事長制”,一個行政意義上的董事長,另一個是名譽層級的。如今,早已走入歷史舞臺。
由于王宏遠是中國基金圈的教父級人物,前海開源成立之處,就引入了這位大將,之后這家公募開始頻頻成功押注市場走向。
比如,2015年5月提示創業板風險,2018年三季度啟動全面加倉行動,到了2024年1月底曾對外宣稱十年一遇特大牛市即將開啟。
而如今,公司一手培養的“頂流”進入業績低谷后,這家公募如何走出新一輪牛市?
相關推薦
近日,松下公司透露,松下控股將解散旗下家電子公司松下電器,意圖集中資源與力量,發展更具增長潛力的高利潤領域。
近日,人民銀行公布的罰單顯示,恒豐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光大銀行等多家銀行因存在多項違規行為,被開出巨額罰單,總罰沒金額接近億元。